中考临近了,同学们是不是在紧张的复习呢?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关于中考作文如何得高分的话题,赶紧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的中考作文写作有帮助哒。
中考作文如何拿高分
首先,要解决扣题的问题。
你现在的作文在叙事上已没有什么问题了,但考场作文不仅仅是要把一件事叙述清楚,还要结合所给的题目限定,分析你为什么在这个题目中,运用这样的素材。
扣题绝不是你觉得写一个跟题目相关的故事就算扣题那么简单。
因此在每写完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扣题分析。
其次,要解决文采问题。
考场作文过多地注意事件的叙述,就注意不到语言是否逻辑清楚,是否有文采。
这就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1.可以把我们学过的诗句用到文章中,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母爱就像这点点春雨浸润着我的心,温暖着我。
我们背诵的22首古诗,默写只考五六句,挑一些适合作文的用到文章中,一举两得。
还可以用你会背的、课本中没有的,表现出你的积累多。
2.你爱唱歌吧?那每一句歌词不都有感动人的地方吗?写进作文中,还可以沿着歌词的句式仿写作为文章的抒情。
3.看到题目后,写一组和题目、中心相关的排比句,作为每一小段的段首句,结构整齐,语言优美。
第三,解决如何看到题目整合素材的问题。
题目给我们的是一个限定的情境,必须把准备的素材按题目给的情境设置,才能把素材用到新的题目中,并且恰到好处。
例:“深夜苦读,母亲送咖啡。
”这是一个很一般的素材,如题目是《聆听》,就写听到母亲送咖啡时的脚步声、叮咛声、你感受的母爱;如题目是《幸福的味道》,就侧重写那浓浓的咖啡味溶进了浓浓的母爱;如题目是《沟通》,就侧重写母亲端来咖啡,静静地坐在身旁,鼓励的话语伴着咖啡香,驱除我心中的迷雾。
一般的素材写出不一样的感受,素材就具有了不一般的精彩。
第四,解决文章结构框架的个性特征问题。
文章的基础框架即五段式的结构,已经被大多数同学接受,但都写成五段式就不容易得高分了。
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有很强的辨识度,就要写出自己个性鲜明的文章结构来。
总之,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才能吸引老师的目光,但切忌不可为谋求个性而故意写出不合常理的故事和表达不正确的观点。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
在初中阶段,作文题的形式很多,看似杂乱无章,但是都逃不出四大母题,也就是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这四大母题包含了所有初中阶段作文的命题方向,只要熟练掌握了这四大母题,距离高分作文也就不远了。
写考场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档次。
初中语文命题作文包罗万象。
从初一到初三的作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
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
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
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命题规律后,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
1、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要审读的内容包括: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重点的语言标志、副标题、要求、限制、隐含信息等等。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2、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些信手拈来的中考命题作文:“日积月累”、“凝聚”、“好奇 ”、“开端”、“喝彩”、““少年风采”、等等。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好像只是划出了一个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们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其具体化。
对这样一些文题,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
第一,将宽题变“窄”。
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素材的题目。
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
如“凝聚”是一个宽题,它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
但我们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出”什么凝聚“,才能开始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
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
如文题“好奇”,从“好奇”字面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
如“谁”好奇;好奇“什么”等。
“小中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点”,也就是说,要选好一个能够让你很好地展开记叙、议论的“点”,再从这个“点”写下去。
3、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这句话,可以说是中考作文构思的总策略。
“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我们来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少年风采:用多个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少年”或“风采”——这是“多点式铺陈”。
开端: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凝聚: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事情。
喝彩: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以上举例中,若用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孩子的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规范。
4、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
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
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这个需要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锤炼、积累,才能得以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