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车、骑三军
在古代,“三军”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中说:“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所谓“三军”的说法其实源于周朝。周朝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可以拥有一定的武装,编制约为2万多人,称为一个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纷纷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将军队扩充到约7万人,也就是3个“军”,分别称他们为“上军”、“中军”、“下军”,这是“三军”这个词最早的由来。后来很多诸侯国效仿晋文公,把军队扩充至“三军”,比如楚国的军队就称为“左军”、“中军”、“右军”。